当前位置: 挖掘机 >> 挖掘机资源 >> 211毕业送快递,双语女硕士当保姆孩子的
最近,32岁的女硕士刘双火了。
火的原因是,旁人眼中精英女性,拥有硕士学历、跨国公司海外工作经验、擅长两门外语、并且年纪也不大的她,居然辞职转行当保姆,在某家政平台发布了一条应聘保姆的求职简历。
在大家的眼里,只要你身体健康,年龄不算太大,有力气,你就可以去做保姆;她所有拥有的一切,都与保姆这个行业的现状形成鲜明的反差。
谈及原因,刘双说,因为喜欢,并不丢人,这是自己的创业第一步。
无独有偶,年轻的小伙子张进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化工专业,大学毕业后回到老家宜昌就业。
年9月,张进跳槽到某物流公司成为一名基层快递员,即使在疫情期间,也始终坚守岗位,给当地的用户们送粮送米送物质。
作为快递行业的高学历人才,最近,他获得了湖北省首批专业职称认定,顺利领到了快递助理工程师证。
“送快递又不需要技术含量,只要有力气就行了。小伙子年纪轻轻的做什么不好,要来送快递呢?”,这也正是大家疑惑不止的原因。
对于这一切,张进反而觉得很自豪。
同样,当年北大毕业生卖猪肉一事在网上也掀起轩然大波。
在俗世眼中的,这些相对底层的行业是给没有知识只能出卖体力的人留的,跟堂堂名校大学生、天之骄子一点关系都没有。父母赚钱给你读书,你却回来干不体面的事,相当于“书白念了”。
董卿说,你读过的书,都会成为你的气质。
学历代表了学习经历,你的经历是你不可多得的财富,所以,书,从来都不会白读。
每一个职业梦想都值得被尊重,做到极致就是最好
每一个职业都是平等的,并无贵贱之分。
如果你能把喜欢做成了极致,那么它就是你最好的职业梦想,因为在追逐的过程中,它会让你变得越来越强大。
我的一位老师朋友给我分享了一个他们班学生的故事。
三年级的小朋友,有一次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梦想:我长大了想开一个早餐店。
同学们瞬间哄堂大笑。的确,相对于“当画家”“当作家”“当宇航员””当医生“这些高大上的梦想,开一个早餐店的梦想,可以说是太渺小了。
然而这位同学一点都没有泄气:“我是认真的。我的邻居就是开早餐店,不仅赚的钱多,而且周围的人都很喜欢她,人缘特别好。我仔细地想过,要开早餐店,我不仅需要会做面点,还需要会规划时间,更需要一笔启动资金,我现在就已经开始努力攒钱了。”
大家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这位小朋友总是能每天第一个到学校,总是会小心翼翼地捡起大家的饮料瓶拿去卖……
班里再一次骚动,这一次,是响起来的掌声!
梦想不是一句口号,为梦想去努力的过程,就是你在慢慢变优秀的过程。这也是我们要鼓励孩子拥有梦想的原因。
而随着我们阅历的增长,我们也终将能够学会权衡利弊,也终于懂得什么才是最适合自己的,我们最后的抉择,相信一定也是我们自己最想要的。
读过一位博主的话,感觉特别应景:
这世间有多少人,年少时渴望成为英雄,最终却成了烟火红尘里的平凡人。如果健康,如果快乐,如果没有违背自己的心愿,我们的孩子,又何妨做一个善良的普通人。
守护孩子的职业梦想,建议这样做
1、带孩子看世界。
从小见多识广的孩子,他的眼界、他的言谈举止,他的思维方式,甚至于他的梦想,一定是不一样的。你看那些连大山都没有走出去过的孩子,他的认知只限于语文课本上的空洞描述,不曾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又怎么会有可能去憧憬那些遥不可及的梦想?
我这里所说的见多识广不是说一定要带孩子去多远的地方游历,事实上对于大部分家庭来说,经常外出旅游都是不切实际的,在财力、精力上都跟不上。
我们可以多带孩子读书,透过书本看世界。
比如,3岁左右“十万个为什么”时期的孩子,可以看一看DK的幼儿百科全书系列,整个系列包含《那些重要的事》《那些重要的动物》《那些重要的恐龙》三册,相对于我们小时候读的《十万个为什么》,这套图文并茂的百科全书由全球顶尖出版社英国DK推出,更低幼,更权威,3岁以上就可以读懂了。
那些重要的事-动物的速度比如,《那些重要的事》内容涵盖了有关地球、地理、动物、人类、与我相关以及其他知识六大版块,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从古至今,从微观到宏观,整整有页,所有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小家伙们都可以从中找到答案。
正版DK幼儿百科全书系列精装京东¥83购买已下架如果能完整读完这套书,一个大的知识框架体系就基本搭建完成,孩子们的未来梦想也就更立体了。
我相信,愿意为孩子的教育做投资,肯花时间陪孩子读书,慎重对待孩子每一个“为什么”的家庭养出来的孩子,一定会比同龄人优秀不止一点点。
2、带孩子接近梦想。
儿子3岁的时候特别想开挖掘机。因为对他来说,能灵活控制得了机械臂,可以搬到那么重的泥土,实在是太酷了。
我心想,给孩子建立职业观的机会来了。
我没有反驳他,而是经常带孩子去看挖掘机,并告诉他:
你看,开挖掘机的叔叔身体都很强壮,想开挖掘机,你必须要好好吃饭,吃饱饭了才力量。开挖掘机的叔叔都不戴眼镜,你也不能长时间看动画片,因为眼睛近视了就会不方便。你还需要保持专注,不能一会干这个,一会干那个,你看开挖掘机的叔叔都是全神贯注的。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看到孩子在发生明显的变化,因为,他要离他的挖掘机梦想更近一步。
如今,4岁小男孩的梦想是造挖掘机,跟开挖掘机相比,显然已经变得“有志气”多了。
曾经读过一段话,深以为然。
职业观是土壤,父母是天气,土壤准备好了,天气没拖后腿,最终那片土地上长出怎样的树、怎样的花,那就是孩子的天性加上自主选择了。
希望我们都能用平等眼光看待每一份职业,也希望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职业之路闪闪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