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机

为什么说锻炼孩子手指可促进大脑灵活父母可

发布时间:2023/1/12 21:37:23   
白癜风的治疗手段 http://m.39.net/baidianfeng/a_7375991.html

慕梓今年四岁半了,是个非常乖巧的小姑娘。由于受到疫情影响,她不得不待在家里。妈妈看她无聊,于是便从网上买了一个创意机械搭建课,本是为了丰富一下孩子的学习生活,没想到孩子的表现却非常给力。

看着孩子像变戏法一样,每次上完课都能做出一个新的模型来,有的是飞机,有的是小火车,有的是挖掘机,有的是轮船……每当孩子做完一个,妈妈就会迫不及待地发到朋友圈,大家也纷纷夸慕梓是个心灵手巧的小姑娘。

渐渐地,妈妈发现女儿不仅手指越来越灵活,就连大脑反应也越来越快,现在一旦有什么玩具坏了,慕梓都会尝试自己修复,这让她获得了成就感,人也变得越来越聪明自信。

难道一个小小的手工课,真的能让孩子变聪明?尝到甜头的妈妈,又陆续给女儿买了橡皮泥、剪纸等工具,她越来越相信“手是人体的第二大脑”这句话了。

其实,我们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有一个非常显著的标志就是使用工具。我们都知道,人的手是受大脑指挥的,而频繁的手指活动也会反过来促进大脑灵活,让我们变得更聪明。

为什么说锻炼孩子手指可促进大脑灵活?

1.手部构造精细灵活,会反复刺激大脑

人的手共包括腕、掌、指三个部分,分布有19块小肌肉,而手指神经更是达到了小腿部的10倍之多,正是这些小肌肉、神经的灵活配合,才使得手部可以完成各项精细工作。手指活动得越频繁,对大脑的刺激就会越多,自然就会变得更聪明。

2.锻炼手指可促进思维灵敏度及记忆力发展

有一件事可以说让很多父母都头疼不已,那就是孩子总喜欢搞破坏,小的时候喜欢拽人头发,长大一点了喜欢摔东西,再往后就是拆家,其实他是在锻炼手部动作。对幼儿来说,只有自己亲手触摸到的才更容易被记住、被掌握,所以才有教育专家说“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

3.通过手部的触摸,可提高孩子认知及语言能力

我们发现孩子总是喜欢动手动脚的,其实不只是孩子,就算是大人遇见一个稀奇的东西,也喜欢上手去触摸一下,这就是提高认知的过程。对孩子来说,身边的很多事物都是新鲜的,他们都迫不及待想要去触摸,而这时就是他们提高词汇量、认知新鲜事物的最好时机。

父母怎么做,可引导孩子充分锻炼手指?

1.在不同年龄段有针对性地锻炼手部动作

孩子刚出生时往往是握紧了拳头,到3个月时就会开始抓握东西,而到了8个月时喜欢扔、抛、撕东西,1岁时则会手眼配合完成捡、捏、拿、拧、切等动作,2岁到3岁时基本就会自己握、拿、抓、扔等一系列动作了。当孩子发展一些动作时,家长不要一味指责、阻止,而要适当鼓励他锻炼手部灵活度。

2.让孩子做一些手工游戏,如搭积木、画画、捡豆子

要说做游戏,那可是孩子们的天性,如果让孩子做一些枯燥的手部练习,他们可能会反感、拒绝,而一旦材料种类、颜色变得丰富起来,他们就会忍不住去试探。常见的手工游戏如搭积木、涂鸦、剪纸、捡豆子、拧瓶盖等,都深受孩子喜欢。

3.通过多种方式学一些手指操,促进手眼协调

现在网络发达了,家长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学习儿歌及手指操,建议家长可多下些功夫去学,和孩子一起来做,既促进了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也增进了亲子感情。也可以做一些手部按摩,通过洗手、搓手来促进手部敏感。

4.利用生活中的每一次机会锻炼自理能力

孩子从八九个月能坐餐椅开始就渴望拿起勺子、叉子,渴望自己吃饭,而这时很多大人会觉得孩子自己吃不好,而拒绝孩子发展手部动作,其实这是不对的。孩子的每一次吃饭,每一次穿衣,每一次收拾玩具,每一次扎头发都是在锻炼手指灵活度,同时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总之,孩子在不经意间做出的每个小动作可能都是在锻炼手指能力,也是在促进大脑的发育,家长不要随意遏制才好,要懂得尊重、保护及发展孩子的天性,使他们在不经意间变得更聪明!

我是幼教咖,幼儿园园长、早教师,传播更好育儿干货。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300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