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月9日,依然是阴天,灰蒙蒙的天空像是一张不高兴的脸,此时的黄河像是这张脸上的情绪,急躁,蠢蠢欲动。刘春家段17.89公里的堤岸上,不断地巡回着脚步声、铁棍探摸根石声,整条黄河堤岸被封闭在一条条的警戒线里。这里是百名河务工作人员和群防队员的战场,所有人的弦,都绷紧在了这场秋汛洪水上……岸边的警戒线“出水高度65公分,根石深度1.4米。”上午10:30许,在黄河刘春家管理段的堰里贾控导,5号和6号坝的坝裆部位,河务工作人员进行了根石探摸和出水高度的测量。此次的数据相比于前两天,水位略有降低。刘春家段共有两处控导,堰里贾是其中之一,共有10段坝,此次测量的地方,正是坝岸的最矮处,可以说是木桶上“最短的一根木板”。“如果出水高度低于30公分,那么就要加高坝岸;目前水流湍急,冲刷坝岸,探摸根石,试试松紧度,是避免坝底被水流掏空。”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闫观清介绍道。目前,黄河淄博段流量已经超过了立方米/秒,接近平滩流量。10月1日,高青县启动了防汛Ⅲ级应急响应,沿黄各镇对生产堤加固防守落实了责任制;黄河河务部门落实了工程巡查责任制。措施之一,是对一线巡查力量进行了补充。高青黄河河务局总工程师孟祥涛介绍,黄委会、省、市、县四级河务部门抽调部门职工下沉一线,对工程进行巡查防守,这支专业队伍,共有将近名人员。另外,根据专群1:3的比例配备群防队员,一名专业人员搭配3名群防队员。目前群防队员已经达到名。除此之外,还有预备队伍人。在刘春家段的堤坝上,可以说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外有劝返、值守,内有巡查、探摸。由5人组成的巡查小组,分工明确,一人记录,一人探摸,三人负责安全,探摸人员要佩戴安全绳和安全带,探摸时踩在堤岸的斜坡上,上半身凌空于水面之上,由3名安全人员拉紧安全绳进行作业。5人小组是“3班倒”,24小时不间断地巡查工程和险情,每人每天在自己的责任段上,步数都是以几万计。雨中的预加固作业13:00,在高青黄河河务局刘春家管理段的会议室里,临时党支部成立了。室内的宣誓声落下,室外的雨声却袭来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从天而降,黄河之上这张“不高兴的脸”,还是“决定”要给本来就紧绷着精神的众人添些麻烦。“现在最怕的就是下雨。”高青黄河河务局刘春家管理段段长魏强说,“一旦下雨,道路泥泞,不但巡查人员作业不方便,一旦出现险情,也不便于抢险就地取材。”所以,高青的气象部门,调用了最先进的设备,来保证降雨预报的精准。刘春家段的另一个控导翟里孙控导共有9段坝,其中3号坝水流格外湍急,长时间承受大流量、高水位,这就使得必须对根石进行加固,这样才能有效护住坝脚。15:02,雨势逐渐加大,新测量的出水高度为50公分。堤岸上河务人员与消防人员组成的巡查队脚步越来越紧凑,挖掘机一趟接一趟地搬运着石头。15:20,拨开淋漓的雨帘,挖掘机开始进行抛石作业,对坝岸预加固。“进行预加固,是一种主动防御的措施。”孟祥涛说。为了应对险情,高青县一方面对重点工程设备,比如挖掘机、装载机等进行了预置,一旦出现险情,设备立即投入。另一方面,对生产堤进行了加固,对临水面进行了截渗措施,铺设塑料布等。在防汛物资方面,河务部门对国家常备料物进行了清查盘点,购进了部分急需的抢险物资,比如铅丝网片等。同时向上级申请调拨防汛物资编织袋5万条,土工布平方米。在涉水安全方面,辖区三座浮桥全部进行了安全拆除。同时进行了锚固,落实一舟一锚的政策,安排人24小时值守。眼见着黄河的水流越来越急,夜幕逐渐降临,而防汛的战斗,还在继续。汛期的无名坚守在段长魏强的办公室里,洗了两天的衣服仍旧是没干,办公桌上放着没有吃完的桶装方便面。这个国庆节,许多河务部门工作人员都是在堤坝上度过的,短的有八九天没回家,长的有二十来天没回家。魏强还记得,中秋节的时候,堤坝上的月亮特别好看。刘春家管理段原有人员7人,魏强盘算了一下,在这段时间里,都是有“故事”的人。10月初的几天,魏强每天只睡5个小时;还有一年退休的翟广杰、56岁的夏国华和50岁的毕贞立,负责的是最远的工程,从段部过去单程要7公里;33岁的杨忠刚,因为一直不回家,被5岁的儿子说“想爸爸想得头都疼”;95年的孙灿是“大管家”,负责后勤、通报水情等,每天忙得脚不沾地。还有年龄最小的年出生的潘昱秉,一直在外抢险,走不动了就拿杆子拄着走。10月3日那天下大雨,当天他随魏强、杨忠刚连夜奋战到第二天凌晨2点,当时觉得不舒服却没说。直到5号当天,医院,因为膝盖积液住了院。每天在风里、雨里守着的人很多,风平浪静时,他们是信号兵;险情来临时,他们就是先锋员。在翟里孙控导3号坝不远处,有一间几平米的简易守险房,距水1米,被大家戏称为“河景房”,在这间潮冷的小房子里,偶尔会有方便面的气味,里面摆着的几张木板床,偶尔也会充当巡查记录员的桌面;晚上5点半,几名巡查员把棉衣一裹,小马扎一坐,人手一碗桶装方便面,就解决了晚餐……晚上6点,杨忠刚泡上了一碗方便面,掏出手机,拨通了跟妻子和儿子的视频电话。“爸爸!你吃饭了吗?”稚嫩的声音传来。“还没吃呢,你吃了吗?今天在家乖不乖?”杨忠刚看着手机里的儿子,笑着问道。对话没有多久就结束了。窗外起了雾,雨仍然在下着,像这场秋汛的防守,仍然在继续。(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马景阳张永成张晓宁报道)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gx/7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