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机

满洲里中国北大门见证发展开放历程新

发布时间:2023/4/21 14:35:20   

在祖国雄鸡形版图上方,有一颗璀璨的“欧亚明珠”,这就是拥有世界上体积最大国门的中国陆路口岸满洲里。

满洲里地处中国北疆中俄交界处,建城多年来,中俄边境上相继出现了五代国门。这五代国门,不但浓缩了中华民族近代多年的厚重历史,更见证着新中国70年的沧桑巨变。

早年的共产党人,从这里踏上远赴苏联寻求真理之路;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也是从这里跨出国门出访苏联,谱写了中苏友谊的新篇章;改革开放以来,这里的国门见证了向北开放的一步步深入;如今,雄伟的国门又目睹了一列列中欧班列昼夜不停地驶过,驶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满洲里国门景区。记者彭源摄

五代国门历沧桑

满洲里是伴随着西伯利亚大铁路的修建而兴起的城市。年,从俄国赤塔经中国东北地区,至俄国海参崴的西伯利亚铁路,在中俄边境的一个叫霍勒金布拉格的小镇建立了进入中国的第一座火车站,定名为“满洲里”。

在满洲里车站西北方向约20公里处,俄国人在铁路南北各设立了一个两国交界的标志——界杆。致力于满洲里历史钩沉20多年的满洲里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副会长吴铁英考证史料后发现,铁路北侧所立的标志上钉有一个铁牌,用俄文写着“为铁路入中国之起点”。

↑满洲里老车站照片。

“界杆虽未名‘国门’,却是中俄两国共同认可的国界标志,事实上起到了第一代国门的作用。”吴铁英说。

“第一代国门建成大概20年后,苏联在以前国界线偏东南方向的铁路上,又建了一个横跨铁路的木制牌坊,面对中国方向的门楣上,有汉文书写的‘中苏门’三个字,向着苏联方向书写的是俄文。”吴铁英介绍说,第二代国门经过常年的风吹雨淋、损坏严重,于年被苏联方面拆除了。

年,中国修建了一座跨越铁路用于检查进出境车辆的“门”字形检查桥。在同一时代,苏联也建起了一座“门”字形铁路检查桥。

满洲里市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王铁樵说:“这是满洲里的第三代国门,也是我国修建的第一座国门,中方的国门上嵌有‘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巨幅标语,苏方的国门上则嵌有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俄文缩写CCCP。”

年,满洲里开始与苏联进行边地贸易,实现贸易额“零”的突破,当地人将其称为“打开国门”。伴随着抽象概念上“打开国门”的广泛应用,当年也开始了第四代国门的兴建。

这座国门高12.8米、宽24.45米,外表由多块青灰色花岗石板镶嵌而成。国门于年竣工投入使用,正中悬挂直径1.8米的国徽,下方镌刻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七个鲜红大字。这座国门庄严而雄伟,巍然屹立在祖国北疆的铁路线上。

改革开放以来,中俄的贸易往来越来越密切,铁路运量逐年攀升。为了适应增加铁路宽轨线路的需要,中方于年兴建新国门,并于当年竣工。新国门高43.7米、宽46.6米、长达米,总建筑面积平方米,体积创世界国门之最。

如今的满洲里国门,有52条中欧班列线路经此进出境,每天通过近20列中欧班列。在国门景区内,游客们举起手机拍摄着中欧班列通过国门的瞬间,被他们的镜头定格的,还有景区内陈列的之前四代国门的模型。

五代国门,见证了满洲里百年的沧桑,更记录着国家发展强盛的历程……

寻求真理之门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满洲里已经成为中俄边境上一座繁忙的小镇。在满洲里街头,遍布着各类商铺,中苏商人时常往来其中。

位于三道街73号房的“晋丰泰”,看上去是一家普通的杂货铺,经常有苏联的铁路扳道工来喝酒。但这里又透着不寻常,时而有很多外地来的陌生人聚集在这里;时而又大门紧闭,窗外挂出一把笤帚。

↑满洲里街景。

原来,“晋丰泰”是中共北满特委在满洲里设立的地下交通站。扳道工是苏方联络员,常到店内引导相关人员出入境,交通站一旦发现情况危急,就把笤帚挂到窗外,提醒前来的同志避险。

共产国际成立不久,就在满洲里组建了进出中国的秘密联络站。之后十几年间,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中国共产党北满特委、苏联红军总参谋部等部门相继在满洲里成立了十几个像“晋丰泰”这样的秘密交通站。

“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以后,由于西伯利亚大铁路的存在,满洲里成为中国距世界革命中心最近的地方。”吴铁英说,以满洲里秘密交通站为起点,辐射出至哈尔滨、大连、北京、上海等地的地下红色交通线。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迅速传播和扩大影响的过程中,满洲里的秘密联络站和红色交通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里为国内有识之士打开了一扇寻求真理之门。

年,苏联共产党员维经斯基根据共产国际的安排,经满洲里前往北京,与李大钊取得联系后,又经李大钊介绍,到上海与陈独秀取得了联系,向陈独秀提出了建党建议。

年,陈独秀率中国共产党代表团,从满洲里乘火车越过国境,赴彼得格勒和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

年,国内白色恐怖严重,中共六大选择在莫斯科召开。从4月开始,近百名中共六大代表陆续乘船从上海抵达大连,随后到达哈尔滨的六大代表接待站,在这里组成五六人的小组,结伴乘火车前往满洲里。在满洲里地下交通站的帮助下,乘马车或者步行越过边境。

“参加中共六大的名代表中,有90名左右是从满洲里出国的,其中有周恩来、邓颖超、李立三、王若飞、项英等人。”吴铁英查阅大量文献后发现,当时东北军边防部队哨卡森严,代表出境充满了惊险和曲折:周恩来和邓颖超在傍晚乘着马车从草原上飞奔出境;李立三化装成工人,躺在牧民打草的马车上出境;朱秀春等人利用晨雾掩护,沿着铁路一直走到了苏联;罗明则是偷偷爬过了边境线。

年,由于叛徒告密,日本宪兵队对哈尔滨、满洲里等地的地下交通站进行围捕,曾护送70多名同志安全出入中苏边境的“晋丰泰”也在这次围捕中被摧毁。红色交通线上的地下交通员多数被捕并被残害致死。

满洲里红色展览馆内,陈列着锈迹斑斑的酒壶、破裂的怀表、熏黑的马灯……一件件“晋丰泰”等地下交通站使用过的文物,讲述着早期中国共产党人披荆斩棘寻求真理的过程。

中苏友好之门

年,新中国成立,苏联成为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同年12月,毛泽东主席经由满洲里出访苏联,为中苏友谊谱写新的篇章。

在新中国成立前后,中苏一直通过满洲里保持着密切的人员物资交往,双方在满洲里打开了一扇友谊之门。

新中国成立之前,为缓解东北解放区军需民用物资紧缺的情况,中共中央东北局决定开辟满洲里口岸,正式拉开了中苏贸易的序幕。

年11月20日,7位开辟满洲里口岸的先驱者从延安来到了齐齐哈尔,从这里乘闷罐火车出发前往满洲里。

7位先驱者之一的高庆昌老人,在多年后回忆说:“我们7人穿着翻毛的皮衣,带着皮褥子,蜷缩在闷罐车里冻得发抖。火车经过几天的颠簸到达海拉尔就再也走不动了。因为当时的环境特别恶劣,没有煤炭,火车只能烧木材,加上天寒,有零下50多度,根本烧不起来火,也就跑不了路。最后,只好木材再加上豆饼做燃料,两个火车头一起来拉,才终于赶到了满洲里。”

6天6夜后,7位先驱者到达满洲里,创建了东北民主联军西满军区驻满洲里办事处,这里成为“我们党建立最早的对外贸易运输机构”。

办事处成立后,接到的第一车出口货物,是来自哈尔滨的面粉。列车在晚上10点多进站,为了及时放回车皮,办事处雇了百余名装卸工人,并动员铁路职工连夜卸车。夜间温度降至零下40多度,有的装卸工没来得及穿毡疙瘩,不到3个小时脚就冻坏了,5个脚趾头像胖娃娃一样挤在一起,四五天后才能走路。

第一列货车出境后,办事处真正开始忙碌起来。中国的面粉、小麦、大豆、猪肉、木材等物资大宗出口到苏联,苏联的煤炭、食盐、汽油和军用物资,通过办事处入境后,赶紧换装到中国列车上运往前线。

满洲里的冬天十分漫长,持续零下四五十度,换装货物十分考验人。参与创建办事处的李斌在手稿回忆道:“有奋斗就会有牺牲,为了外贸运输事业,有多少同志把宝贵的生命留在了这里。如保护油库被烧死的梁国柱同志,就永远守卫在这块土地上。再如我们车站的警卫战士、干部、工人在值班作业时,有的被冻僵造成残疾,有的冻得不能动弹而被无情的火车压死在铁轨上。”

85岁的王同月,在年进入刚成立的满洲里铁路换装处工作,负责出入境物资的装卸,亲身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苏铁路运输的繁忙。“票房以北是苏联车,以南是中国车,轨道上的车都是满的,我们0多名换装工人,每天三班倒,不停地装运物资。”

对装卸工人来说,最辛苦的是装卸原油。抽油泵抽不净油罐车内的油,装卸工便爬进油罐,用黄铜铲子一点一点把油铲出来。油罐内空气不畅、味道刺鼻,铲完油出来的装卸工满脸油污,被汗水冲刷出一道道痕迹。“一直到大庆油田出油后,从苏联进口原油少了,艰苦的装卸原油工作才慢慢少了。”王同月回忆说。

据满洲里火车站的历史资料显示,满洲里站年进口货物51.5万吨,出口货物20.4万吨,到年进出口货物量双双突破万吨,此后十年,年进口货物量一直在万吨以上。

满洲里为解放战争时期的物资供给,以及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贸运输,做出了重要贡献。新中国成立后,苏联援助的项成套设备以及其他物资,从满洲里顺利进口。作为中苏友谊见证的满洲里口岸,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改革开放之门

年,满洲里建成第四代国门。但是当时的国门,对许多人来说仍然十分神秘。“当时的国门承担着查验警戒的职能,不向普通游人开放。因为工作需要前往国门时,要开具通行证,还不许拍照。”王铁樵说。

年,满洲里被国务院辟为首批沿边开放城市,对外贸易日益常态化,国门也离普通百姓越来越近。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许多满洲里边民穿越国门做起了边地贸易,越来越多外地游客来到国门参观旅游。

伴随着改革开放之门的打开,许多人选择下海经商,满洲里青年张志国就是其中之一。

二十世纪90年代初,满洲里兴起跨境旅游热,张志国的妻子承包了几辆大巴车,搞起旅游。旅游生意做得越来越红火,张志国看妻子忙不过来,便辞掉了建筑设计院的稳定工作,和妻子一起下海经商。

从背着包跨境进行小商品贸易,到代理出口机械等大宗商品,张志国夫妻的生意越做越大。“年,我们成立了自己的商贸公司,主要向俄罗斯出口农业机械、工程装备、彩钢瓦。”

公司成立之初,农业机械的销售范围只在以赤塔、伊尔库斯克为中心的公里的地区内。如今,出口的农业机械搭乘着中欧班列,跨越俄罗斯,远销至乌克兰。

“出口量最大的农机是拖拉机,每年销量多台。”张志国说。随着销售规模的扩大,张志强开始延伸公司的服务链,在俄罗斯建了4家4S店,为对俄销售的农业机械提供售后服务。

“我们在俄罗斯有了稳定的客源,要为他们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4S店内的俄罗斯员工,全部到中国进行过相关培训,可以为公里范围内的客户提供上门修理。因为我们的售后服务比较到位,吸引了更多俄罗斯人找我们购买农机。”

在满洲里的边境大额贸易快速发展的同时,边民互市贸易也得到了提质升级。

年国务院批准建立满洲里中俄互市贸易区,年建成免税交易区A厅,第二年又建成B厅。如今,每天有1.5万名俄罗斯人跨境到互贸区做生意,交易俄罗斯商品余种,年交易额突破2亿元。

↑在满洲里中俄互市贸易区,人们从俄罗斯巴士前走过。(2年资料照片)

张志强的俄罗斯商品超市首批入驻免税交易区A厅。货架上摆满俄罗斯的日化用品、小食品和工艺品,冰柜里装满了冰激凌,大米和油在超市门口堆成了一座小山。“超市销售有0多件俄罗斯商品,年销售额有万元。”张志强告诉记者。

“最近几个月,最受欢迎的俄罗斯商品是冰激凌。我们进口的冰激凌,从莫斯科通过冷链运输到满洲里,再经过国内多家经销商销往全国各地。公司今年预订了30个货柜的俄罗斯冰激凌,目前已经完成了近20个货柜。”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满洲里已成为中俄最大的口岸。据满洲里海关的统计,今年1-7月,经满洲里关区对俄罗斯进出口总计.2亿元,其中出口73.4亿元,同比增长4.08%。一般贸易进出口总计.4亿元,占同期满洲里关区进出口总值的59%;边境小额贸易进出口总计76.8亿元,占35.9%;其余为加工贸易等进出口。

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满洲里进出口的绝对主力,今年1-7月,进出口总计.5亿元,占同期关区进出口总值的70.4%;国有企业进出口总计42.9亿元,占20.1%;外资企业进出口总计19.7亿元,占9.2%。

“一带一路”之门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东亚之窗”满洲里带来了新的活力与机遇。

伴随着汽笛声,一列满载货物的中欧班列缓缓驶出国门,在晨曦中驶向俄罗斯。列车司机邢文龙和同事几乎每天都要往返在这条线路上。

↑满洲里套娃广场。记者彭源摄

邢文龙是中铁哈尔滨局齐齐哈尔机务段满洲里运行车间出国司机班中的一员,穿梭在中俄边境,把列车开到对面俄罗斯的口岸进行换装,就是他每天的任务。

车间党总支书记黄茂友说:“出国司机班有21名司机,每天负责牵引的货运列车有4至6趟,一名司机常常刚回来不到24小时就又要出发了。”

“中欧班列开通后,我们的工作越来越忙。以前每个月跑车个小时,现在要跑多个小时。”邢文龙告诉记者,随着中欧班列拉运货物的增加,机车也换成了牵引马力0吨的新型机,以前需要两台机车前拉后推,现在一台机车就能拉到俄罗斯后贝加尔站。

每日重复着繁忙工作的出国列车司机,虽然忙累,但也觉得很开心。“我们是将中欧班列送出国门的最后一棒,在我们手中将班列安全地送出国门,非常有成就感。”

中欧班列满载物资,日复一日地穿梭于满洲里口岸,然而这些物资的贸易方式,则在近些年悄悄发生着改变。

跨境电商成为时下最火的贸易形势,一位名叫陈硕瀛的满洲里小伙,抓住这个机遇,于今年推出了中俄综合性产品自营贸易平台。

陈硕瀛作为满洲里人,从小就接触中俄边民的贸易活动。他感觉之前的民间贸易多依靠人来传递信息,存在许多信息盲点或误导,便想通过电商平台,开展规范的贸易活动。

年,陈硕瀛成立了宝泰商贸公司,致力于中俄电商贸易。经过两年的筹备,公司上线了销售俄罗斯进口商品的电商平台。上线仅6天,平台注册会员就达18万,如今每季度的访问量有多万人次。

今年8年,陈硕瀛在俄罗斯推出了销售中国商品的宝泰中国电商平台。“上线仅几个小时,综合浏览量已近7万次,访问国家涵盖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亚美尼亚等多个俄语系国家。”陈硕瀛说,首批上线的挖掘机、拖拉机等大型机械,受到许多俄语国家客户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424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