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机

00后接棒女村官曾晓瑶带领乡亲开发新种植

发布时间:2025/3/25 10:08:01   
中科白癜风四大惠民活动 http://nb.ifeng.com/a/20190521/7442256_0.shtml
▲喜欢钓鱼的曾晓瑶红星新闻记者罗丹妮编辑潘莉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青年。年轻的一代,虽然阅历尚浅,但正经历风雨不断成长;他们无惧艰险、披荆斩棘;他们阳光开朗、自信乐观、敢于拼搏。年,第一批00后们即将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走进这个新时代,开启一番新天地。他们在抗疫前线中勇于担当,他们在奥运赛场上令世界瞩目;他们有的已奋战在社会的一线,有的开始扛起国家重任;他们是走出象牙塔的天才少年,他们在不同的领域绽放光芒!在最美好的年纪做最有意义的事,这是“00后”们最真实的模样。红星新闻年终特别策划“00后接棒”,即日起连续推出多位00后代表人物的深度报道,展示新时代青年一代的朝气蓬勃,以及各自独特的精神风貌,让世界看到中国更加昂扬的一代人!“轰隆隆……”一阵阵发动机的轰鸣声,在湖南省衡东县白莲镇塘荷村的田地上空响起。一辆红色田耕机上坐着的女孩约莫20岁,一头利落短发,身着白卫衣搭配黑长裤,鞋头沾着泥土,黝黑的双手熟练操作着方向轴,在身后留下一道道翻土后的印子。谁也想不到,她就是村里的村委委员兼妇联主席曾晓瑶。年出生农村的她,在师范学校毕业一年后,做出了和同龄人截然相反的选择——返乡做村官,近日村里又传来了好消息:她当选了衡阳市人大代表。选择当“村官”做决定当天就搬行李回了老家从衡阳市衡东县向东北方向走25公里,穿过一长条的金色稻田,再绕过大片碧绿的荷花池,就来到了由塘荷、先锋两个村合并设立的塘荷村。这里是曾晓瑶从小生长的故乡,也是她做村官的起点,全村辖11个村民小组,占地约7平方公里,总人口余人。记者初见曾晓瑶时,她正骑着一辆红色摩托车穿梭于乡间小路,衣角和短发随着疾风飞扬,她不忘和迎面走来的村民亲切打招呼:“出去干活啊!”眼前这个自由洒脱的21岁女孩,让人很难将她与“村官”联系起来。起初曾晓瑶对自己成为村委委员、妇联主席的事,并没有多少信心。年,她从江西的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后,便从事幼师工作。直到年底,家里人告知她村委换届,“要不要回来试试”,曾晓瑶的妈妈在电话里鼓励着她。在塘荷村土生土长的曾晓瑶,对这里有着深厚感情,曾晓瑶想回老家发光发热,尽自己一份力,便让父母给她报名。最后通过层层选拔,成为塘荷村村委委员、妇联主席。这场仕途帷幕被揭开之前,曾晓瑶也曾犹豫过。“因为并不是说我提前准备了很久想换一份工作,而是刚好有这么一个机会在面前,要去做村官了,说实话还是有对当下不舍的念头浮现过。”彼时,曾晓瑶正在株洲一家幼儿园任职,每月工资多块钱,在繁华的都市生活中,有三两好友相伴,她觉得日子过得也舒适自在。平复心绪后,曾晓瑶在做出决定的当天,一个人开车两个小时,将行李从株洲的幼儿园宿舍搬回了老家。“我父母是农民,爷爷奶奶也是农民,我从小就喜欢农村淳朴的氛围,而且很重要的是,现在去城里也方便,开车几十分钟就到,农村的变化越来越大,并不是说到了农村,就和城市完全脱节了。”曾晓瑶说。“上任村委、妇联主席”的消息也传到了身边的朋友和同事耳边,这一度让他们感到诧异,朋友开玩笑说道:“你都还没结婚,不是妇女都变成‘妇女’了”、“这么年轻‘做官’了,以后咋开展工作呢?”各个群里的消息炸开了锅。面对朋友的调侃,曾晓瑶保持着一颗平常心,虽然没有基层工作经验,但她内心觉得自己不是去“做官”,也没有所谓的“权力”,“我一心想着,我是来为家乡人解决问题,来帮助他们的,虽然我暂时什么都还不会,但是我还年轻,可以去学。”曾晓瑶说。上任伊始度过突发山体滑坡的大年三十尽管曾晓瑶预想过自己做村官的日常,在真正接触村里工作后,这似乎与她预想的又不完全一样。村委办公所在地是一所已搬迁的小学,两村合并后,村里的小学也集中整合为一所学校,这里两栋三层高的教学楼便闲置了。教学楼红白相间的墙面,在绿色门窗呼应下格外醒目,一楼的三间教室被用来办公:一间电脑操作室,一间办公室,还有一间会议室。曾晓瑶第一次踏入这间20平米不到的办公室时,她年龄最小,其次是一位80后,年纪最大的明年就要退休了。每个人只有一张简易办公桌,“条件简陋”,有几间教室还没有安灯泡,眼下只有一台电脑可以用,于是村委成员们便轮流共用一台电脑,用来登记信息、接收材料。情况在两个月后得到改善,渐渐的,每个人都配备了一台电脑,办公区域也变得明亮起来。作为妇联主席,曾晓瑶主要负责村里的民政工作,包括低保、计生、妇联等,但村里事情的突发与繁杂程度,远远超过了岗位职责的划分,比如山体滑坡、入户收集资料、解决邻里纠纷等。曾晓瑶上任没几天,就遇到了一件棘手的事情——山体滑坡。从年12月底开始,阴雨连绵的天气在当地持续了很长时间,塘荷村到山花村交界处发生山体滑坡,道路被滑落的泥土堵塞。这是一条重要的交通枢纽,连接县城与村庄,每天无数辆小车、货车从此处上高速,车流量庞大。村里紧急召开会议,通知村委成员赶紧疏通道路,保障车辆通行。曾晓瑶和村干部联系到挖掘机工人,铲了三个小时,运走10来车黄土。雨还在继续下,曾晓瑶撑着伞守在道路一旁,直到工程结束。没想第二天,村上又来了电话,相同位置发生了二次山体滑坡,“到大年三十那天,挖掘机还在铲,根本铲不完。”直到再次装满一车,刚运离滑坡点,山体再一次滑落,倾翻在了道路上。那天温度不到10℃,下着小雨,曾晓瑶穿着羽绒服去前后道路上疏散车辆,指挥驾驶员绕道行驶。而新开辟的这条路,要经过附近一家农户的菜园地。村主任带着曾晓瑶去与农户沟通,希望他们把菜提前收一部分,其余的损失会尽力为他们申请赔偿。不料吃了闭门羹,农户并不愿意,“我们也理解,辛辛苦苦种的大白菜、萝卜菜,留着过年吃的,如果压坏了,心血就白费了。”曾晓瑶找到与农户相熟的队长、组长,再三劝导,说明路段堵塞后带来的严峻形势,终于对方答应了。年关已至,返乡的人越来越多,主干道也越来越堵,曾晓瑶和干部们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807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