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挖掘机 >> 挖掘机资源 >> 洞庭湖私人围湖17年,终于开拆,航拍图震
本文内容来自ZAKER合作媒体观察者网
据北京青年报6月17日消息,在洞庭湖深处,一道高高垒砌的堤坝似“水中长城”,围出一片面积近3万亩的私人湖泊,严重影响湿地生态及湖区行洪。这道堤坝是当地一个私企老板所建,曾被湖南各级政府数次严令拆除,但依旧岿然不动。从开始建设算起,“夏氏矮围”已侵占洞庭湖湿地17年之久。
近日,生态环境部组成督察组,对洞庭湖私人矮围破坏生态问题开展专项督察。记者获悉,沅江市15日已拆除下塞湖矮围位于沅江境内所剩的米围堤;依法全部拆除矮围区域湖洲上的4处建筑物。
沅江共组织近人次,耗资万元,累计投入推土机台次、挖掘机49台次、吊车20台次及其他施工设备,完成土方量立方米。
同时,修筑矮围的当事人夏某某因涉嫌骗取贷款,于6月3日被沅江市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夏某某签订的原湖洲承包合同也将彻底解除。
“水中长城”原貌:
拆除现场:
02:43国家湿地成了“私家湖泊”
被誉为“长江之肾”的洞庭湖,是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重要湿地。5月中旬,记者从益阳市沅江漉湖芦苇场抵达洞庭湖腹地,发现一圈高高的堤坝横亘湖中,一眼看不到尽头,围挡成一个独立的世界。
经多方求证,记者得知,这个巨型堤坝是目前洞庭湖中最大私人矮围,其位于洞庭湖的下塞湖区域,横跨岳阳、益阳两市,沅江、湘阴、汨罗三县。
据漉湖芦苇场有关负责人介绍,洞庭湖涨水为湖,落水为洲,漉湖芦苇场被誉为“江南第一苇场”。上世纪90年代开始,当地政府将芦苇地陆续承包给企业老板。年,由于芦苇市场低迷,私营老板夏某某发现其承包的芦苇地不太挣钱,于是建堤圈地,在里面种树、养鱼。
“他这样做等于把国家的湿地变成了自己的‘私家湖泊’。”当地群众告诉记者,矮围建起来以后,他们再也无法自由进出捕鱼,芦苇也不能收割。从开始建设算起,“夏氏矮围”已侵占洞庭湖湿地17年之久。
老百姓更为忧心的是,自从夏顺安的巨型矮围建起来以后,当地防洪压力加大,鱼类也减少了。“上世纪末,我在这里见过江豚,夏家的矮围建起来之后,江豚就再也没有来过。”当地一位渔民说。
多次整治依然不为所动
“根据我国湿地保护管理规定,开垦、填埋或者排干湿地,破坏野生动物栖息地和迁徙通道、鱼类洄游通道,擅自放牧、捕捞、取土、取水、排污都是被禁止的。夏某某可谓条条都犯,如果证实有挖沙、采矿等活动,问题就更严重了。”南洞庭湖自然保护区沅江市管理局副局长万献军说。
事实上,“夏氏矮围”早已被各级政府部门下令整改多次。
年,这个洞庭湖上的巨型矮围被湖南省遥感中心通过卫星监测发现。公开报道显示,这个矮围呈封闭状,据水利部门测量,矮围围堤周长达17公里,堤高33.5米至35.5米,顶宽8米至15米,底宽约80米。年,因其违反防洪法,湖南省水利厅多次要求当地水利部门采取措施。年,沅江市出台《沅江市拆除洞庭湖矮围网围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但记者调查发现,整治措施没有严格落实,超级矮围的破坏性影响依然存在。
近年来,湖南大力拆除洞庭湖区非法矮围,“夏氏矮围”能够不为所动,记者发现,其根本原因还是背后复杂的利益纠葛。
夏某某告诉记者,到年才有政府部门表示其矮围不合法。“我长达13年违法,陆续投入了近2亿元,你们怎么才发现?”据此,他认为历史责任不应由自己背负,如果要清除矮围,政府必须进行补贴。
漉湖芦苇场相关负责人表示,芦苇场仅将芦苇地承包给夏顺安,但从未允许其在承包地建设矮围。可事已至此,光拆除费用就要几千万元,谁来出这个钱?
多位受访人士表示,“夏氏矮围”的问题具有代表性,洞庭湖长期以来承担着生产和生态两大功能,由于利益驱使,在部分区域破坏了生态平衡。要使洞庭湖恢复碧水蓝天,必须破除地方上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
涉事者被警方刑事拘留
此事被媒体报道之后,舆论高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3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