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挖掘机 >> 挖掘机介绍 >> 凌云数百张照片记录真扶贫扶真贫真
年9月30日,凌云县“展凌云志——筑小康梦”的展览正式开展,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场无声的“发布会”。展览用余张精彩生动的图片和一系列详实的数据,向世界讲述脱贫奔康凌云故事。
家·跨越
3千多户易地搬迁,“木瓦房人”住新家
近年来,凌云县持续打好脱贫攻坚硬仗,全县贫困发生率从年的25.46%下降至年的0.3%。
比数字更直观的,是群众的生活。展厅左侧,第一张便是后龙村“木瓦房”照片,旁边是几年前建好的混凝土房,紧挨着的是“木瓦房”罗启堂的新家。罗启堂和“木瓦房人”贫困老乡一起,搬进凌云县易地扶贫搬迁县城集中安置点新家。
从木瓦房到混凝土房再到安置点新家,浓缩的是凌云贫困地区跨越的阶梯。
跨越的还有凌云县逻楼镇歌顶村民周于志。过去,一家人生活的土坯房不到60平方米,进屋要弯腰,既是堂屋又是卧室还是厨房。现在搬进百色市东城景苑安置点,还开起了挖掘机。
像罗启堂、周于志一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凌云县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站之一,让户搬进新家园。
业·支撑
瑶家开启“家园”新生活,瑶家娃成为致富能手
“住房建设是面子,产业发展是里子。”凌云县陶化村韦大姐产业园采摘百香果的笑脸图,感染了笔者。
过去陶化村虽有品质优的玉米种植,却因交通闭塞“养在深闺人未识”。
破解产业困境,凌云县近年在贫困地区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陶化村的百香果、扶贫车间等产业发展一路高歌,年收入万元以上,带动户均收入多元。
脱贫奔康,既靠产业带动,也靠就业支撑。“一人就业,全家脱贫,韦小弟就是典型代表。”循着讲解员引导,参观者把目光聚焦到这位瑶族男孩身上。在土鸡养殖基地养殖了2万羽准备售卖的瑶家鸡。3年前,养殖土鸡数量在羽左右,现成为陶化村养鸡大户第一位创客和致富带头人。
医·保障
医疗资源下沉,大小病连续5年报销率%
一面展墙,分别用全景和特色的方式,突出展示了同一个地方的两个情景,吸引了一大群参观者。
全景图片中,十多位村民坐成一排,少数民族汉族,露出右手——这是贫困户等待量血压治疗。
病痛曾是凌云脱贫攻坚路上一大“拦路虎”,为防止因病致贫、返贫,凌云近年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如今,全县镇乡有卫生院、村村有卫生室,大病救治医疗保障覆盖率达到%,贫困患者县域内住院医疗费用个人支付的占比控制在10%以内。一些地方病、传染病也得到有效控制,慢性病医疗保障覆率%,大小病连续3年报销率%。
学·希望
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今年22名凌云学子考上一本线
“他在写什么呢?”观展者对一名穿着瑶族服装的姐妹的照片来了兴趣。
两姐妹是凌云县后龙村的90年代照片,现在后龙村小学已是课程明亮的教学楼,在看到录取大学通知书的榜上,后龙村已有65名大学生了,以前在这里不要说考上清华北大,就连大学生都出不了一个。在后龙村1名广西民族大学、百色学院1名等。
教育扶贫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凌云县扎实推进九年义务教育,普及名学龄儿童;在民族地区开办“一村一幼”幼教点52个,招录贫困学生名,全县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应读尽读。
文字丨周俊位编辑丨谢永翠责编丨韦轩
审核丨陆定松总审丨李文强监制丨任上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