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各种人工智能铺天盖地的袭来,5G,AI,3D数字化,卫星导航等发展得越来越好。与此同时,在工程机械方面,也有了一定的突破,前几个月百度就推出了一款无人操作,自动驾驶的挖掘机,于是很多工程机械行业的人都认为,用不了多久,人工智能将全面代替普通的手动驾驶,工程机械的驾驶员将面临大规模的失业,但对于这件事,小编却觉得事情并非那么乐观,因为还有六个非常难解决的问题摆在眼前,如果不把这几个问题都解决掉的话,想要实现工程机械的全面人工智能,依然遥遥无期。1.成本高为了摊平研发成本,人工智能的工程机械价格肯定会非常昂贵,换句话说市场上没有几个老板能买得起,这让人工智能的工程机械难以在市面上普及。另外人工智能的工程机械维修成本也相当恐怖,因为相比于普通的工程机械,他们还在机器上加装了,雷达,控制器,摄像头,高精度的卫星定位系统等,一旦这些零件出现损坏,那么维修费恐怕要以万计了。2.要求高普通的工程机械驾驶对驾驶员的要求并不是很高,只需要身体健康的16-60岁正常人都可以驾驶,对文化知识水平和学历并没有要求。但是无人驾驶就不一样了,它不但涉及到通讯,定位,测量等专业知识,还需要操作员必须熟练地掌握计算机知识。所以按照现在工程机械驾驶员的文化水平来说,想要转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3.技术不成熟虽然现在已经有了无人驾驶的工程机械,但是数据表明,卫星导航的整体轨迹容错范围大约在5-10厘米左右,虽然看似并不大,但是在某些工程中这些小小的误差却足以成为致命的安全隐患,所以即使是能够实现无人驾驶,恐怕在施工时也必须有人守在旁边才行。4.限制大我们知道,现在虽然卫星导航系统已经非常发达了,但是仍然有很多地方并不能实现卫星的全覆盖,比如一些偏远的山区,隧道,矿井等,所以无人驾驶的工程机械在这些地方并没有办法正常地完成工作,甚至说无法工作。无人驾驶工程机械的出现,意味着我国在工程机械智能化迈出的坚实的一步,但是依然存在很多尚待解决的问题,所以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工程机械必将仍然处于手动阶段。想要完全智能化,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tp/8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