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挖掘机 >> 挖掘机市场 >> 不堪重用直20首飞将近10年,为什么抢
直-20于年底成功首飞,现在也开始陆续进入军队服役了。不过在近两年我国抗震救灾中,直-20的身影却很少出现,反而是米-用得比较多。
那么直-20首飞至今10多年,为何抢险救灾仍用米-?难道直-20不堪重用吗?
米-的装备量和幸存者偏差
其实直-20很少用于抢险救灾和它的性能没太大关系,主要有4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是最主要的装备量,直-20虽然在年底完成首飞,但它的服役时间已经到了差不多9年,距离现在也就年。对一款新型号的直升机来说,年能生产多少呢?因此截止至目前,直-20的装备量很可能仅有架左右。
架往海军那边分一点,再在中国这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一分,连个水花都看不见。
相比较之下我军米-的装备量就大很多了,单就9年我国就从俄罗斯那里采购了架左右的米-以及相关型号,再加上之前采购的米-和米-17,目前在我军中服役的相关系列战机就接近00架,还不包括民间的航空公司自行采购的米-系列直升机。
因为采购量大,米-系列直升机出场率自然也就高了。
其次就是幸存者偏差。米-因为装备量大,且装备时间更久,我军战士们当然更青睐于用它,让其出场率更高。另外就是我国西部地区的地形和交通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米-在抢险救灾时的出场率。
西部地区海拔起伏大,交通落后,一旦出现地质灾害或是别的什么天灾,对直升机的依赖也比较大。而因为西部对直升机依赖大,因此我国以前在进口米-系列直升机时,买回来基本就布置在西部地区了。
然后西部又恰好集中了中国最多的地震带,从西藏到川西地区,是中国地震带最为集中的地方,因此中国从四川到西藏发生地震的频率相当高。
于是米-在这种种情况之下,往往是第一款到达灾区进行抢险救灾的直升机。记者再一拍,中国有关抢险救灾的照片几乎清一色的米-。
在这种幸存者偏差下,也就留给了我们中国救灾主要靠米-的印象。当然这种印象也不能说错,毕竟中国救灾时用得最多的直升机的确是米-和米-17系列,毕竟这两款直升机的装备量相当之大,在地震来的时候往往又离灾区最近。
成本和载重
然后是成本的因素。对比起直-20,米-最大的优势是便宜皮实。
当年我国仿制米-时结果失败,可是把俄罗斯产米-在价格上的优势体现得淋漓尽致。当时四川蓝天直升机公司、空军厂准备联合俄罗斯方引进米-的生产线,结果试产之后发现国产米-比进口米-都贵。
这型号的直升机俄罗斯造得太多了,摊平了很多的研发和生产线成本,售价差不多只有美国同类型直升机黑鹰的一半。
再加上中国直升机技术更偏向美系和欧系,进一步提升了仿制米-的成本,于是就出现了这种进口比国产便宜的情况。对当时的中国解放军来说,米-的价格根本没法拒绝,于是我国大量引进。
放到救灾上,便宜到跳楼价的米-和较为昂贵的直-20,出动哪个去进行没啥技术含量的救灾行动不难选择。所以便宜皮实也让我军非常青睐它,造就了米-直升机相当高的出场率。
最后是载重方面的原因。米-的载重比直-20要大一些,这款直升机的最大起飞重量1吨,载重在4吨左右。相比较之下直-20的最大起飞重量差不多在10吨左右,其载重民间猜测在2吨左右。
我国在设计直-20的时候,更多的还是考虑到了它在军事上的用途。中国海军方面目前很缺乏中型舰载直升机,陆航方面中型武装直升机也比较缺,尤其是高原性能优秀的中型武装直升机。所以直-20在设计的时候,更多还是考虑到了海军和陆航这两方面的需求,直-20用于运输的性能就偏弱。
因此就算未来直-20量产了,单就它和米-在载重上的差距,它也很难完全替代米-成为抢险救灾中出场率最高的直升机。再加上米-便宜这一优势,直-20在抢险救灾中基本没法和米-竞争。
中国缺乏重型直升机
总而言之,直-20因为更多偏向军事上的需求,在救灾方面的确有点不堪重用,再加上米-在装备量、价格等方面的优势,直-20抢险救灾的机会就更少了。
其实单从抢险救灾的角度考虑,直-20和米-都不堪重用,这两款直升机在极端情况下都有可能出现载重不足的问题。
当年在汶川地震的时候,留在国内的几架米-26(从俄罗斯租来的)可是颇受好评。这架直升机最大起飞重量50吨左右,能直接吊起20吨的重物。
汶川地震在爆发后,前期进入受灾中心的救援队伍苦于没有大型器械,还是米-26吊了一些挖掘机进去。
当时受灾中心几乎被封住了所有道路交通,第一批救灾队伍全都是徒步进入的震中。大型器械送不进去,救援队伍面临着大量倒塌的房屋,以及越来越少的黄金救援时间,这时候能吊挖掘机进来的米-26有多受欢迎不言而喻。
所以一直到现在我国对于这种超大型直升机都是心心念念,目前也在积极和俄罗斯合作开发起飞重量接近40吨的AHL直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