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挖掘机 >> 挖掘机前景 >> 抚挖技校与五十二中,学生老了,故事并不老
如今蓝翔技校在全国挺有名气的,可它才创办于年,抚顺挖掘机厂早在年就有技校了。
技校就?是?技工学校?,是?培养技术工人的学校?,侧重?劳动技能的培训,毕业后一般都能?掌握相应的劳动岗位?技能,直接?独立操作?,比如?电工、?车工?等?技术工种?。
以前的技校一般都是各大企业自办,毕业包分配,不用交学费,其它杂费全免,有的还发给一定数量的生活补贴。技校对工人家庭来说,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榆林地区曾有两个技校,最有名的是矿务局技校,最早的是挖掘机厂技校,简称抚挖技校。
抚挖历来重视培养技术工人,据《抚挖厂史》记载,抚挖在年还叫抚矿机电厂的时候就在厂东侧平房成立技工学校,学校面积平方米,当时的厂长韩清泉出任第一任名誉校长。
年到年培训三期学生人,还为矿务局代培人。
年后,抚矿机电厂归属一机部,更名为抚顺重型机器厂。
年,抚挖技校扩大招生,在厂区东侧新建教学楼,面积平方米。技校为一机部主管厂办技校,有学生名,校长杨玉玺。
年-年,培训三届二年制学生名。
这几届学生毕业后,技校暂时停办。教学楼交给年新成立的抚挖子弟中学,刘英华为挖校第一任校长。
当时榆林地区的抚挖子女都来这里上初中,后改名为抚顺市五十二中学,简称五十二中。但人们还是习惯叫它挖中,也有叫挖校的。
同时使用这个校舍的还有抚挖职工学校,鼎盛时期有中专班和大专班叫红专大学。
当年在中学教学楼南侧平房的,是年成立的抚挖子弟小学,小学在年后逐渐缩小规模,后并入榆林一校。
文革后,抚挖技校恢复招生,因为技校规模并不大,原教学楼又被挖校占用,便开始使用小学平房当校舍。
年-年,抚挖技校开设车工、钳工、锻工、焊工、铸造等技术学习班,共五期学生名。其间还办过几期职高,也在平房校舍上课。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学毕业生需要自寻出路,抚挖技校是个不错的选择。
毕业可以直接分配还很红火的抚挖上班,而且是全民所有制工人,每月还能拿十几元的津贴。在工人平均工资不过几十元的年代里,还是令人羡慕的。
抚挖技校当时并不好考,尤其是非本单位职工子女录取分数还要高一些。
医院的对面,有一个挺大的院子,抚挖的学校都在里面。
一进门,是三层中学教学楼。教学楼南边是两栋连在一起的平房,是技校和职高的校舍。平房西侧有一个平方米的体育室,技校和中学之间是个大操场。
技校一般每期两个班,每班50人。学生的性别差异很大,男多女少。年龄也不平均,有高中毕业生也有初中毕业生,初中生较少。
这时候是三年制的技校,前两年文化课,然后下车间实习。虽然学习相对比较轻松,但也有不分配工作的压力。话虽如此,毕业后也都顺利进厂了。
技校招了几期,正赶上抚挖搬迁。随着国企改革的进程,企业效益越来越差,技校也停办了。
而后榆林地区搬迁,抚挖中学搬到施家沟,老校区被拆除,原址消失在今天的榆林二手车市场。
搬到施家沟的抚挖中学又增添了小学部,后来脱离企业归教育局管理,和抚挖的兴衰再无关系,改名叫长春学校。
抚挖没了,技校和挖校没了,那些学生也老了或将要老了,只有一些如烟往事。
(本文由
穿越老抚顺原创,文中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