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或许是见证大A价值股历史的一年。过去各个行业的“茅”们,纷纷经历了大幅的下挫,股价此跌连绵无绝期,不断失守着曾经的辉煌。
自年初“”大盘整体大回调至今,“保险茅”中国平安累跌40%,“家电茅”格力电器累跌39%,“医药茅”恒瑞医药累跌48%,“猪茅”牧原股份、新希望分别累跌36%、65%。而被称为“机械茅”的三一重工股价也已经腰斩,市值狂泄亿元。
作为机械制造的龙头,三一重工从年低位至今年年初高位,股价已经累计飙涨8倍,也成为了诸多价值投资者的信仰。不过,当今年价投者们贯彻落实许三多“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时,却被埋葬在股价无尽下跌的深渊中。
01
难逃周期魔咒
昨日,三一重工发布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收.9亿元,同比下降13.14%,环比下降38.85%;实现归母净利润为24.93亿元,同比下降35.32%,环比下降45.03%。
对此,三一重工表示,主要受国内下游需求走弱、去年超补偿反弹高基数影响,公司收入增速下降,产品结构发生变化;同时公司持续推进数字化、国际化、电动化战略,加大了研发投入。
工程机械行业,是一个周期行业。其所倚仗的房地产、基建等行业在过去六年时间,曾是一段高光的上行周期。
作为机械制造业的龙头,三一重工的业绩也跟随着国内房地产业周期的脉搏跳动。年、年,三一重工的营收分别为.67亿元和.8亿元,几乎停滞不前。房地产等行业投入的下滑,使整个机械制造业陷入低迷期。而年开始,经济复苏带动基建增长,机械制造业的需求也开始回暖。
从年至年,公司的营收从.8亿元逐渐攀升至.42亿元,归母净利润则从2.03亿元上涨至.31亿元。但公司的营收增速却从64.7%下滑至32.2%;归母净利润增速从%一路下滑至37.7%。
单季度来看,过去几年,三一重工在三季度的营收增速均为负。可见,三季度营收增长下降是三一重工乃至整个机械制造业较为普遍的规律,但三一重工三季度的环比营收增速下降幅度却有明显的扩大趋势。
归母净利润方面的环比增速,从历年来较为景气的一季度来看,放缓趋势同样明显。
三一重工增长逐渐放缓背后,其实预示着这一轮机械制造行业的景气周期开始见顶。
去年,为抵御由疫情带来的经济大波动,2.15万亿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被投入市场,引导地方政府基建投资,也带动了机械市场的增长。自年3月开始,挖掘机市场连续10个月单月销量创历史同期新高。全年,我国挖掘机国内市场销量超30万台,同比增长40.01%。
但今年随着国内疫情逐渐得到控制,此前较为宽松的基建政策也开始收紧。今年3月底,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铁路规划建设工作意见》,要求严格控制建设既有高铁的平行线路,严禁以新建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名义违规变相建设地铁、轻轨。一个月后,财政部再次表示要“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
同时,“房住不炒”的政策也越来越严格。企业方面设置“三道红线”限制房企无序扩张;银行方面,政府发布《关于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限制房企融资,加之,打击学区房等炒房行为的相关规定出台,年内国内房地产市场开始遇冷。
国际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8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5.9%;商品房销售额亿元,增长22.8%。无论是商品房销售面积还是销售额,今年年初至今的增速都明显下滑。
受需求下滑的影响,房企开发投资的意愿也随之减弱。1-8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亿元,同比增长10.9%。
需求减弱层层传导下,二季度以来,上游机械制造业开始进入疲软期。今年7月,中国共销售各类挖掘机1.73万台,同比下降9.24%,国内市场销量则同比下降24.1%。
市场对于整个机械行业的预期也开始走弱。作为去年来股价飙涨最凶的行业龙头三一重工,市场变化下,股价自然首当其冲承压。
同时,因全球流动性泛滥,大宗商品价格出现疯涨的现象。挖掘机原材料螺纹钢主力合约价格较过去四年大幅上涨,在今年5月逼近元/吨,并在年内一直维持在元/吨的高位。
对平抑原材料价格上涨给利润带来的负面影响,今年6月起,国内工程机械行业相继掀起涨价潮。包括三一重工、徐工机械、山东临工、柳工等相继涨价,幅度在5%-10%之间不等。但从三一重工年内各个季度的毛利率逐渐下滑的情况来看,效果似乎并不明显。
02
新增长点在哪儿
国内房地产、基建等市场遇冷,三一重工开始将新增长点投向海外。
去年,受疫情影响,海外工程机械需求大幅萎缩。但三一重工却逆势实现国际销售收入.04亿元,与年基本持平。其中海外挖掘机销量突破1万台,同比增长30%以上,在北美、欧洲、印度等主要市场份额大幅提升,在东南亚部分国家的市场份额已上升至第一。今年上半年,公司国际收入为.44亿元,同比大增94.69%。
虽然三一重工在海外的营收实现了高增长,但借由出海摆脱国内房地产周期下行的影响,还有待考量。
一方面,三一重工在国际市场上的市场份额并不高,且面临如卡特彼勒等国际机械巨头的竞争。据浙商证券测算,年全球挖掘机销量约66万台,其中海外市场约为36万台,三一海外市场市占率仅3%左右。而卡特彼勒国际机械龙头卡特彼勒在中国的市占率就达到10%。且在高端零部件方面,三一重工并不占据优势。
另一方面,国外市场同样存在周期属性。年至年,卡特彼勒的营收与净利润呈现下滑趋势,年至年其业绩则迎来新一轮上涨周期。
去年,海外工程机械需求大幅缩减却能逆势增长的情况,或许对三一重工来说,未必是常态。
在增长放缓的情况下,依然有知名机构大举买进三一重工。据三季报,高毅资产大举买入1.5亿股,持股比例提升1,77%,现位列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第五位。同时增加持仓的还有中国社保基金一零三组合与上证5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
但北上资金香港中央结算公司、澳门金融管理局分别减持万股、万股,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也减持万股。
持有三一重工机构投资者的总数正在减少。半年报显示,持有三一重工的机构投资者为家,持仓比例达53.35%,其中基金有家。
三季报显示,持有三一重工的机构投资者数量锐减,主要是由于较多基金减持。但从持仓股数来看,占比数量最多的是6家其他机构投资者。其持仓股数从35.68亿上升至36.21亿,持仓比例则从42.05%上升至42.64%。从增持数量上来看,增持的这家机构应该是高毅资产。
也就是说,以高毅资产为主的这6家其他机构,对三一重工未来预期依旧向好。但大部分基金与散户对于三一重工持续阴跌的行情已然失去耐心。
03
结语
在过去,价值投资一直被诸多投资者奉为圭臬。不少大白马价值股也在二级资本市场中,用不断飙红的股价,验证着这一“金科定律”。
过去五年,一面是三一重工不断飙升的股价,一面是公司持续放缓的业绩,逐渐形成的巨大剪刀差中,有人看见了一个时代即将过去,有人却依然相信这会像上一个周期一样,周而复始。
不过,残酷的现实却又在告诉投资者们,没有永恒的牛股,只有时代的牛股。搭上房地产基建等行业上行周期的顺风车,三一重工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可一旦这辆顺风车开始减速,所谓的价值投资就失去了落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