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机

这种上大学的思维,害人不浅

发布时间:2024/8/20 19:44:19   
白癜风诊疗规范 https://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6195089.html

撰文丨张丰

我搜一下“大学学费上涨”的新闻,发现并没有那么可怕。比如,山东几所高校,学费上涨30%,其实是从元一年,涨到元。

此前一年元,并不算很贵。要知道,我年读青岛海洋大学的时候,学费是元,住宿费是元,而那时在老家小学教书的父亲,每个月工资是元。

他经常说:我就算不吃不喝,也供不起你们呀。我和弟弟读完大二,家里就一分钱都没有了。

看社交媒体上一些父母给孩子算账,学费0元,生活费每个月元,电脑、手机、上网费元,再加上交通费元——我没有算总价,被这个交通费震惊了,因为这是机票价格。

可能在很多人默认的模式中,读大学要乘坐飞机来回了,这真是“中产阶层的孩子”。

01

“投入产出”理论害人

这篇文章不想谈中产阶层利用高考来捍卫自己的阶层和生活,只想讨论一下底层或者低收入阶层。

按照比较低的价格,读大学保守来看,一年要花费2万元。仍然以我老家河南农村的标准,父母靠种地几乎不可能供养,因为一亩地每年纯收入不到元。父母必须到外地打工,这样才能勉强支付。

当然,只要能考上大学,家里再穷也不用为学费犯愁。现在国内高校都设立了“绿色通道”,对经济困难的新生采取不同办法予以资助。

真正可怕的不是投入本身,而是所谓“投入产出比”,本科四年花费8万元,毕业后找不到工作,这8万元和4年时间,岂不是白花了?如果高中毕业送四年外卖,每年最少攒3万元——或许距离娶媳妇儿的彩礼钱差不多了多少。

相信很多人就是这样计算读大学的。过去40年,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主义,塑造了一种价值观:一切都以经济来衡量,即便是在个人生活中也是如此。经常看到有人用“投入产出比”来考量婚姻、家庭,甚至父母与子女的关系。

这样一算,生孩子当然是最不划算的事。从一开始,你的投资决定就错了。但是,实际上你也知道,你从孩子身上收获了很多,而不仅是钱。前段时间看到一个小朋友的愤怒,他意识到父母是把自己当成投资品,甚至要毁掉自己。

我认为读大学也是一样的,我们绝对不能把读大学简化为“投入产出”公式,而且是那种极简的数学公式。

我记得当初父亲支持我读大学,一个核心的思考是:你不读大学,将来能干什么?我弱视,由此导致不擅长各种依靠体力和技术的工作,而读大学或许会找到一条新的道路。

图/图虫创意

穷人因为缺钱,可能更计较投入产出比。我拿到通知书的时候,邻居们都质疑,“国家不给安排工作了,读大学有啥用?”这就是穷人的局限。他们穷,但是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穷,按照自己的经验来安排子女的道路,只会导致贫穷的复制。

不管能不能“改变命运”,我都更支持穷人家的孩子去读大学,因为这是你获得和“父母不同”的重大机会。你必须去看一下外面的世界,哪怕仅仅为了脱离自己的成长环境,你都要试一下逃离。

02

学历贬值和高等教育普及化

不赞成贫穷子弟读大学的另一个原因是,当前学历贬值,读大学不但要花很多钱,而学历还不值钱了。

这当然是事实,但是换一个思考方式,事实其实是这样的:现在,大概有不到一半的孩子能够读高中,而高中毕业的孩子,大部分都能升学,读大学不再是“特殊”,而是一种基础构件——它是社会的主流背景,你的孩子需不需要?

读技校和职业学校,也是不错的选择。体力工作者不但让人尊敬,未来收入还会进一步提高。开挖掘机的,大概率比在写字楼做文秘工作的挣钱多。所以,如果孩子去读职业学校,当然值得庆贺。

图虫创意

但是这也不是看低“普通高校”的理由。实际上,从年大学开始大规模扩招开始,中国在过去20多年培养了大量大学生,他们当中收入当然有高低,但是却构成了一种“新市民”的主体。

我不想使用“中产”这个词。但是想一下,有一种典型生活是这样的:有时间旅行,每年要进影院看几场电影,甚至会去现场看演唱会;在解决温饱之后,有自己的“志趣生活”——这就是“新市民”,他们和过去20年的“大学毕业生”是高度重合的。

不要再苛求“高考改变命运”,但是读没读过大学,即便同样是送外卖或者快递,仍然有着巨大的不同。

03

读大学真的没有一点收获吗

我年读的青岛海洋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按质量算的话,可能低于当时全国大部分师专。因为这是理工科大学新设的文科专业,不但没传统,也没师资,甚至图书馆里也没几本书。

即便如此,四年教育仍然给了我一套东西:因为有四年的自由读书时间,可以获得一套有整体性看待世界的知识。不光是文科,即使你读机械或者计算机,仍然能获得一个大致的看待世界和自我的体系。

这个体系,才是你从大学里的收获,它未必能够直接转化为钱,但是有时候却能够支撑你渡过一些难关。

“大学哲学硕士,前南方周末记者”陈涛,因为去送外卖、失业,成了一个“网红”。很多人找他,想指点他的人生。前段时间和他一起搞了一个分享活动,晚上12点放出海报,一个小时内50个名额就报满了。

▲陈涛(图左)/网络

人们并不是想来“围观失败”的,实际上大家都从他的分享中收获很多。网络舆论当然猎奇,但是他的经历却是正常而朴实的,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惨”。目前,他为一家平台撰稿写自己的工作经历,也可以通过做视频挣一些收入。

我理解是这样的:没有受过系统性高等教育,很难获得一套来理解自我处境的系统性知识,于是就会陷入每天送外卖的重复性工作中,而“川大哲学硕士”,不但能够理解送外卖,也能够理解自我,还能够准确地表达出来。这就是高等教育的价值。

据说有高三党问陈涛:自己很喜欢哲学,但是看到你的遭遇,很犹豫到底要不要报哲学专业?他的回答是:当然要报,既然很多专业毕业都找不到工作,干嘛不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呢?

这就是高等教育的价值。它至少可以让你更了解自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6583.html
------分隔线----------------------------